疫情肆虐似緩還急,反覆不定,長此下去,可能許多人還沒「病死」,就先「餓死」!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今年7月中發表《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2020》報告指出,隨着瘟疫大流行,全球經濟衰退,預料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足的人口將由1.35億倍增至2.65億,本年底平均每天會有1.2萬人「餓死」,人數可能比死於疫情更多。
今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全國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對糧食安全有危機意識。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洪濤也透露,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達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二億國民一年的口糧。
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和大都市,土地有限,本土農產品僅夠供應本地所需的2%。在最壞的時刻來臨前,或許是時候推動本土農業復興。
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和大都市,土地有限,本土農產品僅夠供應本地所需的2%。(資料圖片/陳嘉元攝)
內地籲戒除餐飲浪費
習近平在7月巡視中國主要糧食生產區吉林松遼平原時說,儘管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要有危機意識。官方新華社評論餐飲浪費現象令人「觸目驚心」,不只是個人消費習慣小問題,更是關乎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問題。
全國各地餐飲協會推行點餐節約的「光盤行動」,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其中「N-1」點餐模式在不少省市得到響應。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也是糧食生產最大國,目前中國糧食自給率約為80%。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強調:「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完全能滿足人民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當前中國在疫情下宣告要戒除浪費,正因為全球糧食方面敲響了警鐘。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6月於《求是》雜誌的文章表示,新冠疫情對中國的糧食加工、物流中轉、終端配送等造成影響;同時,受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因素影響,引發國內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和擔憂,為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多年未有的壓力和考驗」。
全國各地餐飲協會推行點餐節約的「光盤行動」,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新華社)
各國減少出口以自保
根據今年4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糧食危機全球報告》,去年全球有55個國家、共1.35億人口處於「極度糧食不安全」狀態,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糧食供應鏈緊縮,情況更趨嚴峻。
小麥出口大國哈薩克曾經禁止小麥出口,更限制對外輸出蕎麥、洋葱、薯仔、紅蘿蔔等食物。大米的價格一度飆升至七年以來新高,連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也曾考慮暫停稻米出口。泰國亦一度禁止雞蛋出口,以確保國內的供應充足。
全球正面對糧食危機,預料嚴重糧食不足人口將增至2.65億。圖為巴基斯坦青年在加薩的農場收割小麥。(新華社)
憂病毒會否沾染糧食
疫情期間,居家令限制了高危人士的活動,然而,沾染在糧食上的病毒,會否成為新一波蔓延全球的感染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