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棄塑膠是最好的衞生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期間,衞生安全成為首要考慮。為了抗疫,難免會產生口罩等即棄用品垃圾,但市民每日三餐買外賣或到超市買食材,所產生的幾十件即棄塑膠餐具、包裝,帶來全球的塑膠垃圾丟棄量爆炸增長,又是否同樣無可避免?有餐廳及飲品店聲稱即棄包裝比重用餐具更安全,拒絕客人自備容器,更有些人誤以為使用即棄包裝便能遠離病毒。然而,根據衞生專家所指,即棄包裝不但未能降低傳播風險,更會加劇塑膠污染,遺禍下一代。

Text: 陳可淳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早前,全球有過百位衞生專家發出聯合聲明,指出即棄用品並不能保證衞生,新冠病毒可依附在塑膠及紙上長達三日,而這些物料所製成的即棄包裝及餐具在生產、運輸、儲存等過程,我們也無法得悉其有否曾曝露於受感染的風險之中而有可能成為播毒媒介。因此即棄包裝並不比任何其他物料更衞生或安全,反而可以肯定的是,對環境及生態造成的害處更多。

 

 

即棄包裝並不能有效地減低感染風險。

拒絕即棄用品的最佳解決方法,就是回到基本,使用可重用容器。大家必定有疑問,可重用又是否安全? 在同一份聯合聲明中,專家同時回應,家用的洗潔精已足夠消除大部份細菌及病毒的傳播能力,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只要大家使用得宜,徹底清潔,使用可重用容器是衞生安全。因此,不要再墮進即棄用品必然比重用乾淨的迷思。反而應該自備乾淨衞生的容器買外賣,更能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除了個人衞生措施做足,很多店鋪在疫症期間都加強了衞生防護措施,例如為客人探熱、在入口增設酒精搓手液等,保障店員及客人健康。更有不少店鋪仍接受可重用容器,一齊為「抗疫不忘走塑」出力。在一些新式的無包裝商店,貨品妥善儲存在獨立容器中,購物時直接入樽,安全衞生。其實,現時有不少餐廳,甚至超市熟食檔,仍提供「外賣自備餐盒優惠」。我們作為客人,在購物前將容器以皂液及熱水清洗乾淨便可以。抗疫同時,我們仍然可以,而且更應該守護環境。

 

 

有不少餐廳在疫情期間仍然歡迎客人自備可重用餐具。

由 Pew Charitable Trusts 刊登在《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在政策或企業營運上未有顯注減塑,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數量,將由現在的 1100 萬噸至 2040 年將增至 2900 萬噸。因此全球多地,也沒有因疫症而停下走塑的腳步。在英國,新興的「可再裝」網上購物平台 Loop,在疫症期間仍然逆市擴充業務。上個月,他們首次與英國超市合作,售賣可重複使用包裝的生活雜貨,以及提供上門回收容器服務。顧客可在超市的網站,選購大品牌的可重用包裝版本產品,包括雪糕、沐浴露、汽水等等,用完後,再安排平台上門回收空的瓶樽。平台清洗後會交回大公司再次裝進產品,重複售賣,預計可以回收再用百餘次。目前,這網上購物平台提供來自35個大型國際品牌的 150 種產品,日後還會增加更多的商品,目標是讓環保商品最終可以超市的門市上架出售。

疫情爆發,我們的生活方式難免會受到影響,但絕不會改變我們的核心價值。相信大家都絕對不想見到,產生大量即棄垃圾而引發另一場災難。希望大家自備餐具買外賣之餘,亦會見到更多餐廳及商家提出更多走塑創新方案,讓我們在疫症期間或完結後,可以繼續減塑生活。

 

 

不少餐廳貼上「全城走塑」白色貼紙,提供走塑折扣,鼓勵客人自備餐盒。

 

 

香港去年也有大型超市設立「裸賣補充站」,利用創新模式走塑。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

關 閉 視 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