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族群適合飯後吃?吃什麼?
劉怡里營養師指出,根據衛福部建議,一般人在沒有其他需求或疾病的情況下,吃水果時間可選在飯後,主要目的在吸收水果內的B群和維生素C。B群有助於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和代謝,維生素C則有助於餐食中鈣和鐵的吸收,像是芭樂、柳橙、奇異果都是很好的選擇。若當餐大魚大肉,則建議可攝取酵素豐富的水果,如木瓜、鳳梨、奇異果,有助提升消化能力,促進食物分解、吸收。
哪些族群適合飯前吃?吃什麼?
若是有糖尿病等血糖問題需要控制血糖,建議可在餐與餐之間食用水果。而想要減肥、控制體重的族群,則可在餐前或餐與餐之間食用。兩種族群皆以高纖、低GI的水果為佳,如芭樂、聖女番茄、蘋果等。
劉怡里營養師說明,對需要控制血糖者而言,正餐中的澱粉和水果皆有碳水化合物,水果選在餐與餐之間食用,有助於血糖平穩,選擇低GI水果,也不易使血糖急速上升。
高纖的水果具有增加飽足感的特性,對於想減重的人而言先吃自然有利,在餐與餐之間以高纖水果作為下午茶、點心,也有助避免吃下其他不必要的高熱量食物。不過營養師也提醒,餐前包括早餐雖然可以吃水果,但應避免只有吃水果。
運動後可以吃什麼水果?
運動後不少人也會吃水果補充能量,除了常見首選香蕉以外,劉怡里營養師也建議可以吃其他高GI、較甜的水果,如葡萄、西瓜、芒果等。因為運動時人體會消耗肝糖,高GI的水果可補充糖份,快速吸收後轉換成能量作補充,建議可在30~60分鐘內食用。
留意吃法、份量、禁忌,水果吃得更健康!
水果想要吃得健康,除了挑選時機和種類,吃法、份量、禁忌也很重要。劉怡里營養師指出,吃水果自然是以當季為佳,並且建議多色攝取,避免單一,以利攝取各種不同的營養素。例如早上若是吃芭樂,晚上就可以改吃番茄。
即便水果再健康,份量還是得控制,不宜過多。不論何時吃水果,每人每日水果的攝取量建議為一天兩份,一份約為100克,以碗計算約為高度5公分、直徑10公分為一碗,避免過量,以免三酸甘油脂過高,想多吃多健康反對身體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水果中也有幾個需更特別注意份量的,包括了香蕉、榴槤等,以超商賣的香蕉大小為例,半根約70克的份量,就約同於一份水果。而榴槤則約2~3瓣約45克,就可算為一份,提醒民眾應留意份量。
水果上的禁忌,除了前述提到需注意的事項外,劉怡里營養師也指出,葡萄柚等柚類水果應和藥物錯開時間,以避免出現交互作用,出現藥效過強等不良情況,特別是降血壓藥物。另外,太酸太甜的水果應特別留意避免空腹食用,包括了小番茄、橘子、檸檬、柿子等,柿子則需另外再留意有腸絞痛者應避免。而腎臟不佳、有腎臟相關疾病者,則應避免食用楊桃,因為楊桃具有神經毒素,雖然一般人可以代謝,但對腎不佳者而言就相當吃力,恐會引起神經中毒,出現打嗝、嘔吐等情況